聯系方式 Contact

廠址:蘇州市吳中經濟開發區興東路2988號3號廠房

郵編:215103

電話:0512-68638425

傳真:0512-68638323

郵件:sales@link-lcd.com

網址:http://www.ampacupuncture.com

?

市場部聯絡:

????丁先生 13776070810

搜索 Search
你的位置:首頁 > 新聞動態 > 專題報道

TFT-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技術

2015-9-22 12:34:43點擊:

TFT-LCD結構。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由顯示屏、背光源及驅動電路三大核心部件組成。

 

TFT-LCD顯示屏,包括數組玻璃基板、彩色濾光膜以及液晶材料。數組玻璃基板制備工藝是:用三個光刻掩膜板,首先在玻璃基板上連續淀積ITO膜(厚2050n m)和Cr膜(厚50100nm),并光刻圖形,然后連續淀積絕緣柵膜SiN:(厚約400n m),再本征a-Si(厚50100n m)和na-Si層,并光刻圖形(干法)淀積Al膜,光刻漏源電極,最后以漏源電極作掩膜,自對準刻蝕象素電極上的Cr膜和TFT源漏之間na-Si膜。這就是TFT反交錯結構的簡單制造工藝。下一步是:在玻璃基板上涂布聚酰亞胺取向層,用絨布沿一定方向摩擦,使取向層表面形成方向一致的微細溝道,控制液晶分子定向排列。在保證兩塊玻璃基板上下取向槽溝的槽方向正交的條件下,將兩塊玻璃基板上下密封成一個盒,盒間隙一般只有幾個微米(如10μm),然后抽真空封灌液晶材料。

 

彩色濾光膜(Color Filter)簡稱CF。TFT-LCD的彩色顯示,實際是通過數組基板的光,照射在彩膜上,顯示屏就能顯示顏色。彩色濾光膜(如同著色的玻璃紙)可以制作在透明的電極之上(透明電極和液晶層之間),也可制作在透明電極之下(透明電極和玻璃之間),上下玻璃基板與CF膜對準精度非常高,要求CF膜黑白矩陣正好對準ITO象素電極的邊緣,CF膜附著在液晶盒表面,然后用兩片無色偏振片夾住液晶盒。彩色顯示原理可以簡述為:把TFT-LCD的一個象素點分割成紅、綠、藍(R、G、B)三基色,并對應CF膜的RGB,起光閥作用的LCD對透過CF膜的三色光量,進行平衡、調節得到所要的彩色。穿過CF膜的入射光如果漏射,則會影響TFT-LCD的對比度,所以在間隙處要設置遮光的黑矩陣(Black Matrix)簡稱BM。為了穩定性和平滑性,使用丙烯基樹脂和環氧樹脂制成厚0.52μm的保護層(oe cota)簡稱OC。然后在這個保護層上面形成共享電極,即透明電極膜。BM層通常是由金屬鉻(Cr)制作,為了降低表面反射,也有用氧化鉻(CrOx)或樹脂。金屬鉻厚度約為10001500埃,用樹脂、染料或顏料,作為著色層來著色。每      個象素點的著色圖形,因TFT-LCD的用途而不同。如可按條形、瑪賽克形、三角形等排列。CF膜的特性用透過率、色純度、對比度以及低反射化表示,所以對CF膜的要求是:高透過率和色純度;高對比度和平整性以及極低的擴散反射。

 

液晶材料。據不完全統計,可以作液晶材料的高分子化合物,已超過1萬種。用一種液晶材料通常很難滿足器件要求的溫度范圍、彈性系數、介電常數、折射率各向異性以及粘度等主要技術指針,工程上必須用混合液晶來調制物理性能。常用的具有代表性的液晶材料,按分子排列方向不同可分成三大類:一類是向列相液晶。這種液晶材料,分子長軸平行,分子除轉動滑動外,還可以上下移動;二是膽甾相液晶。這種液晶材料,分子在不同的平面上取向,在同一平面上,分子長軸平行各平面的指向矢,并逐層扭轉呈螺旋變化;三是近相晶液晶。這種液晶材料,分子排列為層狀,各層的分子長軸平行,可以相互平行移動,但分子在層與層之間不能自由滑動。液晶材料的主要特點是:具有細長分子結構,在和分子指向矢垂直和平行兩個方向,其層電率、介電常數、折射率均不相同,并隨溫度和驅動頻率等外界條件而變化。另外,折射率各向異性大,在產生同樣光學效應的情況下,可以使液晶盒變薄。相同電壓下的電場強度就能加快液晶盒的響應速度。

 

TFT-LCD背光源。液晶本身并不發光,外部必須施加照射光,這種外部照射光稱為背光源。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源,按液晶顯示面與光源的相對位置,大體上可分為邊緣式、直下式和自發光式三種。白熾燈、白鹵素燈為點光源,熒光燈(熱陰極、冷陰極)為線光源,電致發光(EL)以及矩陣式發光二極管為面光源。邊緣式背光源是在顯示區的側面,裝配線光源的熒光燈。為了確保顯示區亮度的均勻性,邊緣式背光源均采取集光和導光措施。集光是為有效地使入射光能從一個側面射出去,導光是將集光射出的光進行反射,使之成為平面光源;直下式背光源是在顯示區的正下方,裝配1只或幾只并排的冷陰極燈,在冷陰極燈的上面同時裝配漫散射板,以消除冷陰極燈造成的斑點;自發光式背光源是在顯示區的下方,裝配電致發光板。電致發光為面發光,可整面均勻發光且沒有斑點,發光顏色為綠、藍、白,亮度為30100尼特。TFT-LCD背光源的發展趨勢是:大畫面、高亮度、廣視角以及薄型化、輕量化、低功耗化和低價格化。

 

TFT-LCD驅動電路。為了顯示任意圖形,TFT-LCDm×n點排列的逐行掃描矩陣顯示。在設計驅動電路時,首先要考慮液晶電解會使液晶材料變質,為確保壽命一般都采用交流驅動方式。已經形成的驅動方式有:電壓選擇方式、斜坡方式、DAC方式和模擬方式等。由于TFT-LCD主要用于筆記本計算機,所以驅動電路大致分成:信號控制電路、電源電路、灰度電壓電路、公用電極驅動電路、數據線驅動電路和尋址線驅動電路(柵極驅動IC)。上述驅動電路的主要功能是:信號控制電路將數字信號、控制信號以及時鐘信號供給數字IC,并把控制信號和時鐘信號供給柵極驅動IC;電源電路將需要的電源電壓供給數字IC和柵極驅動IC;灰度電壓電路將數字驅動電路產生的10個灰度電壓各自供給數據驅動;公用電極驅動電路將公用電壓供給相對于象素電極的共享電極;數據線驅動電路將信號控制電路送來的RGB信號的各6個比特顯示數據以及時鐘信號,定時順序鎖存并續進內部,然后此顯示數據以6比特DA變換器轉換成模擬信號,再由輸出電路變換成阻抗,供給液晶屏的資料線;柵極驅動電路將信號控制電路送來的時鐘信號,通過移位寄存器轉換動作,將輸出電路切換成ONOFF電壓,并順次加到液晶屏上。最后,將驅動電路裝配在TAB(自動焊接柔性線路板)上,用ACF(各向異性導電膠膜)、TCP(驅動電路柔性引帶)與液晶顯示屏相連接。

 

TFT-LCD工作原理。首先介紹顯示原理。液晶顯示的原理基于液晶的透光率隨其所施電壓大小而變化的特性。當光通過上偏振片后,變成線性偏振光,偏振方向與偏振片振動方向一致,與上下玻璃基板上面液晶分子排列順序一致。當光通過液晶層時,由于受液晶折射,線性偏振光被分解為兩束光。又由于這兩束光傳播速度不同(相位相同),因而當兩束光合成后,必然使振光的振動方向發生變化。通過液晶層的光,則被逐漸扭曲。當光達到下偏振片時,其光軸振動方向被扭曲了90度,且與下偏振片的振動方向保持一致。這樣,光線通過下偏振片形成亮場。加上電壓以后,液晶在電場作用下取向,扭曲消失。這時,通過上偏振片的線性偏振光,在液晶層不再旋轉,無法通過下偏振片而形成暗場??梢娨壕П旧聿话l光,在外光源的調制下,才能顯示,在整個顯示過程中,液晶起到一個電壓控制的光閥作用。TFT-LCD的工作原理則可簡述為:當柵極正向電壓大于施加電壓時,漏源電極導通,當柵極正向電壓等于0或負電壓時,漏源電極斷開。漏電極與ITO象素電極連結,源電極與源線(列電極)連結,柵極與柵線(行電極)連結。這就是TFT-LCD的簡單工作原理。

 

TFT-LCD的關鍵技術。TFT-LCD的關鍵技術很多,主要有以下幾個大的方面:

一是提高開口率技術。開口率指TFT-LCD顯示屏光透過部分和不透過部分之比,開口率越大,亮度越高。影響開口率的主要是柵和源總線寬度、TFT尺寸、上下基板對盒精度、存貯電容尺寸及黑矩陣尺寸等。為了提高開口率,采取的辦法是:將黑白矩陣和彩膜都做在TFT基板上,此辦法避免了對盒精度引起的開口率下降,但成品率不是很高,成本也會相應加大。另外就是柵源總線,采用集成電路微加工技術。90年代TFT矩陣微加工約10μm,開口率為35%,微加工達到5μm時,開口率為80%。第三就是采用自對準光刻技術。主要是消除柵極和源漏極重迭形成的寄生電容。用自對準光刻技術,把柵電極作掩膜板,光刻na-Si和源漏電極,以減少柵源電極之間的重迭。最后是改善柵源材料。為了增加開口率,應盡量將總線寬度取小,但要考慮由于總線電阻過大,輸入信號延遲,驅動不充分,從而降低對比度的問題。通常采用CrMoTa金屬包Al的辦法,這樣就能得到低電阻總線。

 

二是擴大視角技術。液晶分子的各向異性,決定了液晶分子空間分布的不同,不同的立體角光透過率不同,這是造成顯示對比度不均勻的重要原因。因此,擴大視角是液晶顯示技術的關鍵課題之一。一般采取的技術措施有:補償膜技術。在液晶顯示屏上,貼光漫射膜和光強補償膜,使通過液晶屏的光均勻漫射,并補償某些角度的光強。另外就是采用多疇技術,在象元內劃分兩個以上不同液晶分子排列區域,形成多疇液晶分子取向,從而達到擴大視角的目的。擴大視角技術還有IPS、ASM等方法和措施。

 

三是簡化TFT數組工藝。一般TFT數組工藝刻蝕次數為79次,工藝流程過長,影響產品合格率和生產能力。國外文獻報導,已有4次套刻工藝,比常規的TFT數組工藝減少了一半。

 

當然,液晶顯示器的關鍵技術不只是以上三個方面,但它們是影響TFT-LCD質量的最關鍵技術,其它關鍵技術這里就不一一贅述。
亚洲网站地址一区二区_五月天在在线精品视频_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中文字幕_黑人欧美精品视频三区